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末代溥仪为什么在日本留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末代溥仪为什么在日本留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婉容为什么怀孕?
1924年溥仪被冯玉祥赶出皇宫,开始颠沛流离的一生,身为皇后的婉容自然也跟着离开了,一开始两人还是和和美美的小夫妻,可惜溥仪从不与她有过夫妻生活,让她少了一丝丝的快乐,再加上清朝的覆灭,伪满洲里的日本人对她的监视,这都让她崩溃,于是婉容变得有些不开心,从溥仪那里得不到快乐的婉容,开始寻求别的心灵寄托,婉容喜欢上了鸦片。由于婉容大量吸食鸦片,她娇媚的面容发生了变化,溥仪也因此越来越讨厌婉容,开始疏远她,原本就寂寞的婉容,更是无法忍受这样的漠视,于是她和侍卫突破了禁锢。
当溥仪发现这件事的时候,婉容已经有身孕了,1933年婉容总是感到胸口涨闷,想要呕吐却吐不出东西,于是溥仪将这事告诉自己的奶妈,而奶妈却大喜,贺喜皇上,皇后有喜了,溥仪此时就感到一道雷劈到自己身上,自己从没有和婉容同过房,她怎么可能怀孕,溥仪勃然大怒,在溥仪的逼问之下,婉容终于吐露她与人私通的真相,那个侍卫不是别人,正是溥仪送去日本留学的祁继忠,自己的女人在眼皮底下,和手下人私通,这叫溥仪怎么能忍,吵着闹着要废后,可惜有日本人的干预,这事没成,只能将这件事的有关者惩罚。
据说是因为溥仪有身体上的残疾不能与婉容有正常的夫妻生活。多年下来婉容不甘寂寞与侍卫发生了苟且导致怀孕,但后被溥仪发现,软禁了婉容处死了侍卫。连刚生下来的孩子也没能存活。
婉容最后还染上大烟,每日活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前清反日爱国的王爷是谁?
载涛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第七子,光绪皇帝的弟弟、溥仪的叔辈。曾留学法国索米骑兵学校,专修骑兵作战科目。日军侵华期间拒绝担任伪满洲国职务,是一位爱国的王爷!
1931年1月,被国民政府聘为国难会议会员,建国后,被毛泽东主席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1970逝世,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前清反日爱国的王爷是爱新觉罗载涛,爱新觉罗·载涛(1887年6月23日-1970年9月2日),字叔源,号野云,满洲正黄旗人,清末宗室,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宣宗旻宁之孙,醇贤亲王爱新觉罗·奕譞第七子,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异母弟,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叔叔。
满清为什么没像元朝一样,退回北方老家自保?
满清不是个原生民族是逐渐发展出来的。
加入者既带来了不同的民族成分,自然也带来了许多地域归属,特别是满清之后的分布决定了其大部分族人的老家就是关内并不是东北。第二满清汉化的比蒙元彻底的多。其实不用等到后期列强入侵,比如太平天国、湘军等汉族势力的强盛决定了满清要向旧传统靠拢否则早被办掉了。原因很简单,因为清朝末年,满清的东北老家已经不再由他们所控了,想学蒙元那样退出关外自保,已经不可能了。
在明末风云变幻之际,满清捉住了历史的机遇,趁机入主中原,一统天下。但人口规模和文明程度都不占优势的满人,始终担心自己无法长久的驾驭汉族。所以,自康熙时起,清朝就开始对自身的龙兴之地东北实施“封禁”,将之视为皇权的直属地,禁止关内汉人向关外辽阔的东北地区活动,以便为自身留一条“退路”。
然而,清朝的这项“封禁”令,在执行了200多年后,却在近代外部列强势力的冲击下,被迫取消。
自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入侵日渐深入。尤其是19世纪后期,北方强邻沙俄更是野心勃勃的推动“黄俄罗斯计划”,企图蚕食我国的北方领土。其中富饶的东北地区,也就成为沙俄蚕食和侵占的首要目标。
除了沙俄外,通过明治维新崛起,并在甲午战争中击败清朝的日本,也快速走向对外扩张的侵略道路。在控制了朝鲜半岛后,日本也和沙俄一样,将目光转向了富饶的东北。于是,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为了争夺东北地区的控制权,日本和沙俄两国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土地上打了一场狗咬狗的战争。
日俄战争最终以日本胜利而告终,然而,尽管日本此战是击败了老牌列强沙俄,但自身也损失惨重,无法一口气蚕食掉整个东北。所以,清末的东北其实就处于日俄两个列强的势力渗透控制下。
面对外部列强的不断入侵和蚕食,清政府当局最终不得不废除“封禁”令,以“移民实边”之策,增强清朝对东北地区的本土控制力。于是,便有了清末民初著名的“闯关东”现象。因此,清末的东北,除了日俄势力外,清政府有意培养起来的东北本土力量也逐渐成气候,并能够制衡日俄,典型的就是日后著名的“东北王”张作霖。
然而,清末东北地区的势力,不论哪一方都不把满清放在眼里。也就是说,满清那时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自己龙兴之地东北地区的控制力。而这正是,满清与蒙元不同的主要原因!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末代溥仪为什么在日本留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末代溥仪为什么在日本留学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