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聂耳为什么去日本留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聂耳为什么去日本留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作曲家田汉有几个儿子?
田汉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田申(田海男),次子田大畏,女儿田野。
长子田申田申又叫做田海男,1924出生在上海。在他一岁的时候母亲(田汉原配夫人易漱渝)就去世了,他一直都是跟祖母生活,自小就尝尽了生活的辛酸和苦楚。在他读高中的时候,曾经参与过由父亲组织的话剧表演,在剧中饰演小栓子,与聂耳一起进行演出,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
女儿田野。田野,1930年出生,她的母亲是田汉的第三任夫人林维中,曾经在新加坡当教师是田汉的粉丝。田野一生,与父亲田汉朝夕相处其实只有短短3年,那时,田野才9岁,她被老祖母带到桂林,与当时正在此地展开抗日戏剧运动的田汉相聚。
次子田大畏。田大畏,1931年出生,他的母亲是田汉第四任夫人安娥,曾经留学苏联,是作家、音乐家,有作品《卖报歌》、《渔光曲》等。1937年至1939年,田大畏随外祖母一家经山西逃难到陕南。
两个儿子
分别叫田申和田大畏,先来看看他的长子田大畏。田大畏是田汉的长子,早前毕业于解放区的北方大学,长期从事翻译的工作。1940年,在陶行知的帮助下进入学校进行学习,后来成为了著名的俄语翻译家。田大畏曾经担任过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图书馆研究馆员、文化部政研室主任等职位。田大畏所翻译的《吉拉格群岛》、《死魂灵》等作品被许多人所熟知。
次子田申又叫做田海男,出生在上海。在他一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他一直都是跟祖母生活,自小就尝尽了生活的辛酸和苦楚。在他读高中的时候,曾经参与过由父亲组织的话剧表演,在剧中饰演小栓子,与聂耳一起进行演出,获得了很多人的关注。
音乐代表作?
20年代前后以萧友梅、赵元任、青主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音乐人才留学欧美后纷纷回国,带回了西方的音乐理论和作曲技术,并将其同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创作出了既具欧美特征、又具中国韵味的中国艺术歌曲。如青主的《大江东去》、《我住长江头》,萧友梅的《问》,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
随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也产生了一大批著名的艺术歌曲,如贺禄汀的《嘉陵江上》、张寒晖词曲的《松花江上》、聂耳的《铁蹄下的歌女》和冼星海的《黄河怨》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聂耳为什么去日本留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聂耳为什么去日本留学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